廟宇

萬華清水祖師廟簡介

清水祖師,亦稱麻章上人、蓬萊祖師,宋仁宗慶曆四年正月初六日誕生於福建永春縣,小姑鄉。俗姓陳,名應,亦謂昭字普足。幼出家大雲院,稍長,自結茅庵於高太山。持戒律甚嚴。終日閉關燕坐。塵慮不入。乃聞大靜山明松禪師,道法高超,頗通諸經妙諦,往師之。從讀釋家書。力參三年得悟。辭歸高太山。臨行,明松禪師授衣鉢而戒之曰:「我佛最大功德,莫如行仁。故須捨棄萬緣,一以利物濟世為職志」上人俯伏諾之。既返,庵為風毀,逐遷於麻章。施醫濟藥救世,輒奏奇功。神宗元豐六年,清溪大旱,鄉人素聞麻章上人道行深高,求為祈雨。法駕比至,雨隨霑足,眾皆怡悅,因有築室延居之願。時上人駐於蓬萊山石宮,地近映月池,青山帶霧碧水籠煙,清靜離塵。上人喜居此,眾乃醵金開闢草萊,構築精舍奉居。上人睹門前石泉清冽,名之「清水岩」居岩十九年。造成通泉谷口、沙石、諸橋。砌洋中亭路。皆上人化緣而來。一朝囑以後之事,說偈端坐而逝,時未徽宗九年,是年六十五歲。相傳上人居清水岩時,有畬鬼穴其中,約以法勝,鬼置上人於穴中,火薰七日夜不死。出謂鬼曰:「汝今任吾治」上人收伏其鬼使之棄邪歸正,乃張、黃、蘇、李,四大將軍。今塑像面黑如鐵鬼用火薰故也。

烏面祖師得名由此。上人曾至邑南之閬山曰:「此真佛家鄉也,數十年後,吾當現身於此也」宋高宗紹興四年七月十日雷火燒山,自夜達旦,鄉人異之,攀崖險至石門,人跡不到處,見白菊一叢,薑三叢,香爐一,上人在焉。逐於其地創祠,號為清水別岩。上人逝後,築亭其上,名真空塔,遺命大弟子楊道為傳人。有司以其靈跡顯著上聞,勅賜「昭應大師」封號。宋孝宗熙十一年德化縣民請來乞雨靈應,賜「昭應慈濟大師」。宋密宗嘉泰元年,加封「昭應慈濟廣惠大師」。景泰元年,泉州苦旱飢人相食,太守鄒公迎上人佛身入城,方及州門,陰雲四合。及晚,天降豪雨,五邑俱甦。再賜「昭應慈濟廣惠善利大師」在岩西有一座美觀墮亭于萬曆辛丑年由安溪縣長廖同春偕邑紳李詹仰等捐建,亭前大老侍郎、江西提督、學士等、晋江縣莊國禎、宋州府環林、林雲程、副史歐陽模、榜眼尚書詹比京、都御史黃鳳翔、貴州巡撫林喬相、刑部尚書林德勝等,均有題詩百餘首彫刻載於岩亭。

台北艋舺清水岩祖師廟係由分靈而至。由泉州安溪人之下郊捐資三萬元推翁有來為董事,負責籌建廟宇。當時神像共七尊,其中蓬萊祖師,俗呼「落鼻祖師」尤稱靈異。

建廟時間:
乾隆五十二年開始
五十三年興工(五月初七日)
五十五年落成

喜慶二十二年六月八日,為暴風雨所毀。翁有來再向鄉人募捐五千元重修。咸豐三年,頂下郊分類械鬪遭頂郊人焚毀。董事白其祥再向安溪人募銀兩萬五千元,於同治六年四月八日開始整修。至光緒初方克竣工,廟貌莊嚴光緒皇帝賜匾「功資拯濟」高懸本廟中殿永存。清水岩靈應特著。光緒年間地方瘟疫,死者不可計,凡避居廟中者皆無恙。故遠近乞求靈佑者萬餘人。本廟在台北市康定路八十一號,寺面積約二千坪。建地五百坪。

廟址:台北市康定路81號
電話:(02)2371-1517

返回頂端